linux内核启动过程


一.Makefile分析
kernel的Makefile与uboot的Makefile比较类似,甚至很多内容都是一样的。kernel的Makefile比uboot的Makefile要复杂,在这里不需要一行一行的详细分析, 只需要关注在配置编译过程需要用到的地方。
(1)Makefile开始定义了kernel的版本号,这个版本号很重要(在模块化驱动安装时需要用到),会查会改即可。
(2)与uboot编译时传参一样,在make编译内核时,也可以通过命令行给内核Makefile传参。例如make O=xxx可以指定不在源代码目录下编译,而是在另一个单独文件夹xxx下编译。
(3)kernel的顶层Makefile中定义了2个很重要的变量:一个是ARCH、一个是CROSS_COMPILE。ARCH决定当前配置编译的路径,例如ARCH=arm时会去源码目录下操作arch/arm目录。 CROSS_COMPILE用来指定交叉编译工具链的路径和前缀。
(4)CROSS_COMPILE=xxx、ARCH=xxx和O=xxx这些都可以在make时通过命令行传参的方式传给顶层Makefile。
因此有时候会看到别人编译内核时使用:make O=/tmp/mykernel ARCH=arm CROSS_COMPILE=/usr/local/arm/arm-2009q3/bin/arm-none-linux-gnueabi-
关于makfile文件的详细分析可参考这里

二.链接脚本分析
分析链接脚本的目的就是找到整个程序的entry。 kernel的链接脚本并不是直接提供的,而是提供了一个汇编文件vmlinux.lds.S,然后在编译的时候再去编译这个汇编文件得到真正的链接脚本vmlinux.lds。
猜测:.lds文件只能写死,不能用条件编译,但是在kernel的链接脚本中确实需要条件编译(但是lds格式又不支持), 于是在kernel中找到了一个投机取巧的方法,就是把vmlinux.lds写成一个汇编格式,然后在汇编时顺便把条件编译处理了,得到一个不需要条件编译的vmlinux.lds。
vmlinux.lds.S在arch/arm/kernel目录下。
从vmlinux.lds中ENTRY(stext)可以知道入口符号是stext,在源码中搜索这个符号,发现arch/arm/kernel目录下的head.S和head-nommu.S中都有。
head.S是启用了mmu情况下的kernel启动文件,相当于uboot中的start.S。head-nommu.S是未使用mmu情况下的kernel的启动文件。

三.head.S文件分析
1.内核运行的物理地址和虚拟地址
(1)KERNEL_RAM_VADDR(VADDR就是virtual address),这个宏定义了内核运行时的虚拟地址,值为0xC0008000。
(2)KERNEL_RAM_PADDR(PADDR就是physical address),这个宏定义了内核运行时的物理地址,值为0x30008000。
(3)总结:内核运行的物理地址是0x30008000,对应的虚拟地址是0xC0008000。
2.内核的真正入口
(1)内核的真正入口是ENTRY(stext)处。
(2)前面的__HEAD定义了后面的代码属于段名为.head.text的段。
3.内核运行的硬件条件
(1)内核的起始部分代码是被解压代码调用的。 在之前讲zImage的时候,uboot启动内核后实际调用的是zImage前面的那段未经压缩的解压代码,解压代码运行时先将zImage后段的内核解压开,然后再去调用真正内核入口。
(2)内核启动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一定的先决条件,这个条件由启动内核的bootloader(这里是uboot)来构建保证。
(3)ARM体系中,函数调用时实际是通过寄存器传参的(函数调用时传参有两种设计:一种是寄存器传参,另一种是栈内存传参),所以uboot中最后theKernel(0, machid, bd->bi_boot_param);执行内核时,实际把0放入r0中,machid放到r1中,bd->bi_boot_param放到r2中,ARM的这种处理技巧刚好满足了kernel的启动条件和要求。
(4)kernel启动时MMU是关闭的,因此硬件上需要的是物理地址,但是内核是一个整体(zImage),只能被链接到一个地址(不能分散加载),这个链接地址肯定是虚拟地址。 因此内核运行时head.S中尚未开启MMU之前的这段代码就很难受,所以这段代码必须是位置无关码,而且其中涉及到操作硬件寄存器时必须使用物理地址。
4.内核启动要求的传参方式
内核启动的汇编阶段
1.__lookup_processor_type
(1)从cp15协处理器的c0寄存器读取硬件的CPU ID号,然后调用这个函数来进行合法性检验。如果合法则继续启动,如果不合法则停止启动,转向__error_p启动失败。
(2)该函数检验cpu id的合法性方法是:内核会维护一个本内核支持的CPU ID号码的数组,然后该数组所做的就是将从硬件中读取的cpu id号码和数组中存储的各个id号码依次对比,如果没有一个相等则不合法,如果有一个相等则合法。
(3)内核启动时设计这个校验,也是为了内核启动的安全性着想。
2.__lookup_machine_type
(1)该函数的设计理念、思路与上面校验cpu id的函数是一样的。不同之处是本函数校验的是机器码。
3.__vet_atags
(1)该函数的设计理念、思路和上面2个一样,不同之处是用来校验uboot给内核的传参ATAGS格式是否正确。 这里说的传参指的是uboot通过tag给内核传的参数(主要是板子的内存分布memtag、uboot的bootargs)。
(2)内核认为如果uboot给我的传参格式不正确,那么我就不启动。
(3)uboot给内核传参的部分如果不对,是会导致内核不启动的。例如,uboot的bootargs设置不正确,内核就不启动。
4.__create_page_tables
(1)顾名思义,这个函数用来建立页表。
(2)linux内核本身被链接在虚拟地址处,因此kernel希望尽快建立页表并且启动MMU进入虚拟地址工作状态, 但是kernel本身工作起来后页表体系是非常复杂的,建立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kernel想了一个好办法。
(3)kernel的好办法就是:建立页表分两步走。第一步,kernel先建立一个段式页表(和uboot之前建立的页表一样,页表以1MB为单位来区分的),这里的函数就是建立段式页表。 段式页表本身比较好建立(段式页表1MB一个映射,4GB的空间需要4096个页表项,每个页表项4字节,因此一共需要16KB内存来做页表),坏处是比较粗不能精细管理内存; 第二步,再去建立一个细页表(以4KB为单位),然后启动新的细页表,废除第一步建立的段式映射页表。
(4)在内核启动的早期,建立的段式页表,并在内核启动的前期使用;在内核启动的后期,就会再次建立细页表并启用。等内核启动工作起来之后就只有细页表了。
5.__switch_data
(1)建立了段式页表后进入了__switch_data部分,这东西是个函数指针数组。
(2)分析得知下一步要执行__mmap_switched函数。
(3)复制数据段、清bss段(目的是构建C语言运行环境)。
(4)保存cpu id号、机器码、tag传参的首地址
(5)b start_kernel调转到C语言运行阶段。
总结:汇编阶段其实啥也没干,主要原因是uboot干了大部分活。汇编阶段主要就是校验启动合法性、建立段式映射的页表、开启MMU以方便使用内存、跳入C阶段。
四.内核启动C语言阶段
1.学习思路
(1)抓大放小不深究(2)感兴趣的点自己查(3)局部重点深入分析
2.具体学习方法
(1)顺着代码的执行路径分析,这是学习主线。
(2)对照内核启动的打印信息进行分析。
3.几条学习路线
(1)分析uboot给kernel传参的影响和实现。
(2)硬件初始化和驱动加载。
(3)内核启动后的结局和归宿。
4.杂碎
(1)smp:smp就是对称多处理器(其实就是常说的多核心CPU)。
(2)lockep:锁定依赖,是一个内核模块,与内核自旋锁死锁问题处理相关。
(3)cgroup:control group,内核提供的一种用来处理进程组的技术。
5.打印内核版本信息
(1)代码位于kernel/init/main.c的572行。
(2)printk函数是内核中用来从console打印信息的,类似于应用层编程中的printf 。内核编程时不能使用标准库函数因此不能使用printf,其实printk就是内核自己实现的一个printf。
(3)printk函数的用法和printf几乎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可以在参数的最前面用一个宏定义来定义消息的输出级别。 为什么要有这种级别?主要原因是linux内核太大了,代码量太多,里面的printk打印信息太多了,如果所有的printk都能打印出来而不加任何限制,那么内核启动后会得到海量的输出信息。
(4)为了解决打印信息太多,无效信息会淹没有效信息这个问题,linux内核的解决方案是给每一个printk添加一个打印级别, 级别定义0~7分别代表8种输出的重要性级别(编程的时候要用相应的宏定义,不要直接用数字),0表示最重要,7表示最不重要。在printk的时候,根据消息的重要性去设置打印级别。
(5)linux的控制台监测消息的地方也有一个消息过滤显示机制,控制台实际只会显示级别比自己高的消息。 例如控制台的消息显示级别设置为4,那么只有消息级别为0~3的才可以显示,其余的将会被过滤掉。
(6)linux_banner的内容解析
6.setup_arch函数简介
(1)从名字看,这个函数是CPU架构相关的一些创建过程。
(2)实际上这个函数是用来确定当前内核的机器(arch、machine)的。linux内核会支持一种CPU的运行,CPU+开发板就确定了一个硬件平台, 然后当前配置的内核就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运行。之前说过的机器码就是给这个硬件平台一个固定的编码,以表征这个平台。
(3)当前内核支持的机器码以及硬件平台相关的一些定义都在这个函数中处理。
7.machine查找
(1)setup_processor函数用来查找CPU信息,可以结合串口打印的信息来分析。
(2)setup_machine函数的传参是机器码编码,machine_arch_type符号在include/generated/mach-types.h的32039~32050行定义了。经过分析后确定这个传参值就是2456。
(3)函数的作用是通过传入的机器码编号,找到对应这个机器码的machine-desc描述符,并且返回这个描述符的指针。
(4)其实真正干活的函数是loopup_machine_type,找这个函数发现是在head-common.S中,真正干活的函数是__loopup_machine_type。
(5)__loopup_machine_type函数的工作原理:内核在建立的时候就把各种CPU架构的信息组织成一个一个的machine_desc结构体实例, 然后都给一个段属性.arch.info.init,链接的时候会保证这些描述符会被链接在一起。__lookup_machine_type就去描述符所在处依次挨个遍历各个描述符,比对看与那个机器码相同。
8.setup_arch函数进行了基本的cmdline处理
(1)这里的cmdline就是uboot给kernel传参时传递的命令行参数,也就是uboot的bootargs。
(2)几个需要注意的变量:
default_command_line:默认的命令行参数,实际是一个全局字符变量数组,这个字符数组可以用来存东西。
CONFIG_CMDLINE:在.config文件中定义的(可以在make menuconfig中去更改设置),这个表示内核的一个默认的命令行参数。
(3)内核对cmdline的处理思路是:内核中自己维护了一个默认的cmdline(就是.config中的这个),然后uboot还可以通过tag给kernel再传递一个cmdline。 如果uboot给内核传的cmdline成功,内核会优先使用uboot传递的这一个;如果uboot没有给传cmdline或者传参失败,则内核会使用自己默认的cmdline。 以上的处理思路就是在setup_arch函数中实现的。
9.setup_command_line
(1)也是在处理和命令行参数cmdline有关的任务。
10.parse_early_param && parse_args
(1)解析cmdline传参和其他传参
(2)这里的解析的意思是把cmdline的细节设置信息给解析出来,例如:cmdline: console=ttySAC2,115200 root=/dev/mmcblk0p2 rw init=/linuxrc rootfstype=ext3,解析出的内容就是一个的字符串数组,数组中依次存放一个设置项目信息:
console=ttySAC2,115200
root=/dev/mmcblk0p2 rw
init=/linuxrc
rootfstype=ext3
(3)这里只是进行了解析,并没有处理。也就是说只是把长字符串解析成了短字符串,最多和内核里控制这个相应功能的变量挂钩了,但是并没有去执行。执行的代码在各自模块初始化的代码部分。
11.杂碎
(1)trap_init——设置异常向量表
(2)mm_init——内存管理模块初始化
(3)sched_init——内核调度系统初始化
(4)early_irq_init && init_IRQ——中断初始化
(5)console_init——控制台初始化
总结:start_kernel函数中调用了很多的xx_init函数,全都是内核工作需要的模块的初始化函数。这些初始化之后,内核就具备了基本的工作条件了。 如果把内核比喻成一个复杂机器,那么start_kernel函数就是把机器的众多零部件组装在一起构成这个机器,让它具有基本的工作条件了。
12.rest_init
(1)这个函数之前内核的基本组装已经完成。
(2)剩下的一些工作就比较重要了,放在一个单独的函数中,叫rest_init。
总结:start_kernel函数做的主要工作:打印了一些信息、内核工作需要的模块的初始化被依次调用(例如内存管理、调度系统、异常处理......), 重点需要了解的是在setup_arch函数中做的2件事:机器码架构的查找并且执行架构相关的硬件的初始化、uboot给内核的传参cmdline。
13.操作系统去哪了
(1)rest_init中调用kernel_thread函数启动了2个内核线程,分别是kernel_init和kthreadd。
(2)调用schedule函数开启了内核的调度系统,从此linux系统开始转起来了。
(3)rest_init最终调用cpu_idle函数结束了整个内核的启动。也就是说内核最终结束于一个函数cpu_idle,这个函数里面肯定是死循环。
(4)简单来说,linux内核的最终状态是:有事干的时候去执行有意义的工作(执行各个进程任务),实在没活干的时候就去死循环(实际上死循环也可以看成是一个任务)。
(5)之前已经启动了内核调度系统,调度系统会负责考评系统中的所有进程,这些进程里面如果有需要执行的,调度系统就会终止cpu_idle死循环进程(空闲进程), 转而去执行这些需要执行的进程,这样操作系统就起来了。
14.什么是内核线程
(1)进程和线程——简单理解,一个运行的程序就是一个进程,所以进程就是任务、是一个独立的程序。独立的意思就是这个程序和别的程序是分开的,这个程序可以被内核单独调用执行或者暂停。
(2)在linux系统中,进程和线程非常相似,几乎可以看成是一样的。实际上在这里进程和线程的概念是一样的。
(3)进程/线程就是一个独立的程序。应用层运行一个程序就构成一个用户进程/线程,那么内核中运行一个函数(函数其实就是一个程序)就构成了一个内核进程/线程。
(4)所以我们的kernel_thread函数运行一个函数,其实就是把这个函数变成了一个内核线程来运行,然后就可以被内核调度系统调度。说白了就是去调度器注册一下, 以后调度器调度的时候会考虑一下。
15.进程0、进程1、进程2
(1)截止目前为止,一共涉及3个内核进程/线程
(2)操作系统用一个数字来表示/记录一个进程/线程的,这个数字就被称为这个进程的进程号。这个号码是从0开始分配的。因此这里涉及到的3个进程分别是进程0、进程1、进程2。
(3)在linux命令行下,使用ps命令可以查看当前linux系统中运行的进程情况。在Ubuntu下使用ps -aux可以看到系统当前正在运行的所有进程。可以看出进程号是从1开始的。为什么不从0开始,因为进程0不是一个用户进程,是一个内核进程。
(4)三个进程:
进程0:进程0其实就是idle进程,叫空闲进程,也就是死循环。
进程1:kernel_init函数就是进程1,这个进程被称为init进程。
进程2:kthreadd函数就是进程2,这个进程是linux内核的守护进程。这个进程是用来保证linux内核自己本身能正常工作的。
16.总结
(1)在于理解linux内核启动后达到的一个稳定状态。可以去比对内核启动后的稳定状态和uboot启动后的稳定状态。
(2)初步理解进程和线程的概念。
(3)需要明白每个进程都有一个进程号,进程号是从0开始依次分配的。还需要明白进程0是idle进程(idle进程的作用);进程2是kthreadd进程(它的作用)。
(4)分析到此,可以发现后续的内容都与进程1有关,因此后面将会主要分析进程1。
五.init进程
1.init进程完成了从内核态到用户态的转变
(1)一个进程有2种状态:init进程该开始运行的时候是内核态,它属于一个内核线程,然后它自己运行了一个用户态下面的程序后把自己强行转成了用户态。 因为init进程自身完成了从内核态到用户态的过度,因此后续的其他进程都可以工作在用户态下面了。
(2)内核态下做了什么?重点就做了一件事,就是挂载根文件系统并试图找到用户态下的那个init程序。 init进程要把自己转变成用户态就必须运行一个用户态的应用程序(这个应用程序的名字一般也叫init), 要运行这个应用程序就必须得找到这个应用程序,要找到它就必须得挂载根文件系统,因为所有应用程序都在文件系统中。
内核源码中的所有函数都是内核态下面的,执行任何一个都不能脱离内核态。因此应用程序必须不属于内核源代码,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是用户态。 也就是说我们这里执行的这个init程序和内核不在一起,它是另外提供的。提供init程序的那个东西就是根文件系统。
(3)用户态下做了什么?init进程大部分有意义的工作都是在用户态下进行的。init进程对操作系统的意义在于:其他所有的用户进程都直接或间接派生子init进程。
(4)如何从内核态跳到用户态?还能回来吗?
init进程在内核态下面时,通过一个函数kernel_execve来执行一个用户空间编译链接的应用程序就跳跃到用户态了。
注意:在这个跳跃的过程中进程号是没有变的,所以一直是进程1。 这个跳跃过程是单向的,也就是说一旦执行了init程序转到了用户态下,整个操作系统就算真正的运转起来了,以后只能在用户态下工作了,用户态下想要进入内核态就只有API这一条路了。
2.init进程构建了用户交互界面
(1)init进程是其他用户进程的老祖宗。linux进程中一个进程的创建是通过其父进程创建出来的。根据这个理论,只要有一个父进程就能生出一堆子孙进程。
(2)init启动了login进程、命令行进程、shell进程。
(3)shell进程启动了其他用户进程。命令行和shell一旦工作了,用户就可以在命令行下通过./xxx的方式来执行其他应用程序。每一个应用程序的运行就是一个进程。
3.打开控制台
(1)linux系统中每个进程都有一个自己的文件描述符表,表中存储的是本进程打开的文件。
(2)linux系统中有一个设计理念:一切皆是文件。所以设备也是以文件的方式来访问的。 要访问一个设备,就要去打开这个设备对应的文件描述符,例如/dev/fb0这个设备文件就代表LCD显示器设备、/dev/buzzer代表蜂鸣器设备、/dev/console代表控制台设备。
(3)这里打开了/dev/console文件,并且复制了两次文件描述符,一共得到了三个文件描述符。这3个文件描述符分别是0、1、2。 这三个文件描述符就是所谓的;标准输入、标准输出、标准错误。
(4)进程1打开了三个标准输入、标准输出、输出错误文件,因此后续的进程1衍生出来的所有的默认都具有这3个文件描述符。
注意:这里的三个文件描述符相关的代码没查到。
4.挂载根文件系统
(1)在prepare_namespace函数中挂载根文件系统。
(2)根文件系统在哪里?根文件系统的文件类型是什么?uboot通过传参来告诉内核这些信息。
uboot传参中的root=/dev/mmcblk0p2 rw的这一句告诉内核根文件系统在哪里
uboot传参中的rootfstype=ext3这一句就是告诉内核rootfs的类型
(3)如果内核挂载根文件系统成功,则会打印出:VFS: Mounted root (ext3 filesystem) on device 179:2;如果挂载根文件系统失败,则会打印:No filesystem could mount root, tried: yaffs2。
(4)如果内核启动时挂载rootfs失败,则后面就没法执行了,肯定会死。内核中设置了启动失败休息5s自动重启的机制,因此这里会自动重启,所以有时候会出现反复重启的情况。
(5)如果rootfs挂载失败,可能的原因:
最常见的错误就是uboot的bootargs设置不对
rootfs烧录失败(fastboot烧录不容易出错,以前是手工烧录很容易出错)
rootfs本身制作是失败的(尤其是自己做的rootfs,或者别人给的第一次用)
5.执行用户态的进程1程序
(1)上面一旦挂载rootfs成功,则进入rootfs中寻找应用程序的init程序,这个程序就是用户空间的进程1,找到后用run_init_process去执行它。
(2)如何确定init程序?方法:先从uboot传参cmdline中看有没有指定,如果有指定,先执行cmdline中指定的程序。 cmdline中的init=/linuxrc就是指定rootfs中哪个程序是init程序。这里的指定方式就表示rootfs的根目录下有个名字叫linuxrc的程序,这个程序就是init程序。
如果uboot传参cmdline中没有init=xxx或者cmdline中指定的这个xx执行失败,还有备用方案。第一备用:/sbin/init,第二备用:/etc/init,第三备用:/bin/init,第四备用:/bin/sh。
如果以上都不能,只能认命了,死了。
cmdline常用参数
1.格式简介
(1)格式就是由很多个项目用空格隔开依次排列,每个项目中都是项目名=项目值。
(2)整个cmdline会被内核启动时解析,解析成一个一个的项目名=项目值的字符串,这些字符串又会被再次解析从而影响启动过程。
2.root=
(1)这个是用来指定根文件系统在哪里的
(2)一般格式是root=/dev/xxx(如果是NandFlash,则root=/dev/mtdblock2;如果是iNand/SD,则root=/dev/mmcblk0p2;如果是NFS,则root=/dev/nfs)
3.rootfstype=
(1)根文件系统的文件系统类型,一般是jffs2、yaffs2、ext3、ubi
4.console=
(1)控制台信息声明,例如console=/dev/ttySAC0,115200表示控制台使用串口1,波特率是115200
(2)正常情况下,内核启动的时候会根据console=这个项目来初始化硬件,并且重定位console到具体的一个串口上,所以这里的传参会影响后续是否能从串口终端上接收到内核的信息。
5.mem=
(1)mem=用来告诉内核当前系统的内存有多少
6.init=
(1)init=用来指定进程1的程序pathname,一般都是init=/linuxrc
7.常见的cmdline介绍
(1)console=ttySAC2,115200 root=/dev/mmcblk0p2 rw init=/linuxrc rootfstype=ext3
这种方式对应rootfs在iNand/SD/NandFlash/Norflash等物理存储器上。这种方式对应产品正式工作时的情况。
(2)root=/dev/nfs nfsroot=192.168.1.141:/root/s3c2440/build_rootfs/aston_rootfs ip=192.168.1.10:192.168.1.141:192.168.1.1:255.255.255.0::eth0:off init=/linuxrc console=ttySAC0,115200
这种方式对应rootfs在NFS上的情况,用于实验室开发产品做调试的时候使用。
内核中架构相关代码简介
1.内核代码基本分为3块
(1)arch——该目录下全是CPU架构有关的代码
(2)drivers——该目录下全是硬件驱动
(3)其他——相同点是这些代码都和硬件无关,因此在系统移植和驱动开发的时候这些代码几乎是不用去关注的。
2.架构相关的常用目录名及含义
(1)mach——(mach就是machine
architecture),arch/arm目录下的一个mach-xx目录就表示一类machine的定义,这类machine的共同点是都用xx这个CPU来做主芯片。(例如mach-s5pv210这个文件夹里面都是s5pv210这个主芯片的开发板machine);mach-xx目录里面的一个mach-yy.c文件中定义了一个开发板(一个开发板对应一个机器码),这个是可以被扩展的。 (2)plat——(plat是platform的缩写,含义是平台)plat在这里可以理解为SoC,也就是说这个plat目录下都是SoC里面的一些硬件(内部外设)相关的一些代码。
在内核中把SoC内部外设相关的硬件操作代码就叫做平台设备驱动。
(3)include——这个include目录中的所有代码都是架构相关的头文件。(linux内核通用的头文件在内核源码树根目录下的include目录里)
3.补充
(1)内核中的文件结构很庞大、很凌乱(不同版本的内核同一个文件的存放位置可能不同),会给初学者带来一定的困扰。
(2)头文件目录include有好几个,例如:
kernel/include 内核通用头文件
kernel/arch/arm/include 架构相关的头文件
kernel/arch/arm/include/asm
kernel\arch\arm\include\asm\mach
kernel\arch\arm\mach-s5pv210\include\mach
kernel\arch\arm\plat-s5p\include\plat
(3)内核中包含头文件时有一些格式
#include <linux/kernel.h> kernel/include/linux/kernel.h #include <asm/mach/arch.h> kernel/arch/arm/include/asm/mach/arch.h #include <asm/setup.h> kernel\arch\arm\include\asm/setup.h
#include <plat/s5pv210.h> kernel\arch\arm\plat-s5p\include\plat/s5pv210.h
(4)有些同名的头文件是有包含关系的,有时候我们需要包含某个头文件时,可能并不是直接包含它,而是包含一个包含了它的头文件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linuxweiyh」的编辑整理,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linuxweiyh/article/details/83382154

1. Linux内核自解压过程
uboot完成系统引导以后,执行环境变量bootm中的命令;即,将Linux内核调入内存中并调用do_bootm函数启动内核,跳转至kernel的起始位置。如果内核没有被压缩,则直接启动;如果内核被压缩过,则需要进行解压,被压缩过的kernel头部有解压程序。 压缩过的kernel入口第一个文件源码位置在/kernel/arch/arm/boot/compressed/head.S。它将调用decompress_kernel()函数进行解压,解压完成后,打印出信息“Uncompressing Linux...done,booting the kernel”。解压缩完成后,调用gunzip()函数(或unlz4()、或bunzip2()、或unlz())将内核放于指定位置,开始启动内核。
P.S.:内核格式类型详见。
2. Linux内核启动准备阶段
由内核链接脚本/kernel/arch/arm/kernel/vmlinux.lds可知,内核入口函数为stext(/kernel/arch/arm/kernel/head.S)。
内核解压完成后,解压缩代码调用stext函数启动内核。
P.S.:内核链接脚本vmlinux.lds在内核配置过程中产生,由/kernel/arch/arm/kernel/vmlinux.lds.S文件生成。原因是,内核链接脚本为适应不同平台,
有条件编译的需求,故由一个汇编文件来完成链接脚本的制作。

              ENTRY(stext)
              setmodePSR_F_BIT | PSR_I_BIT | SVC_MODE, r9 @ ensure svc mode@ and irqs disabled
              mrcp15, 0, r9, c0, c0 @ 获得处理器ID,并存储在r9寄存器中
              bl__lookup_processor_type @ 结果返回:描述处理器结构体的地址 r5=procinfo ,处理器ID号 r9=cpuid
              movsr10, r5 @ invalid processor (r5=0)?判断内核是否支持该处理器
              beq__error_p @ yes, error 'p'
              bl__lookup_machine_type @结果返回:描述机器(开发板)的结构体地址 r5=machinfo
              movsr8, r5 @ invalid machine (r5=0)?判断内核是否支持该机器(开发板)
              beq__error_a @ yes, error 'a'
              bl__vet_atags @检查uboot给内核的传参ATAGS格式是否正确
              bl__create_page_tables @建立虚拟地址映射页表

              ldrr13, __switch_data @ address to jump to after
              

(1)关闭IRQ、FIQ中断,进入SVC模式。调用setmode宏实现;
(2)校验处理器ID,检验内核是否支持该处理器;若不支持,则停止启动内核。调用__lookup_processor_type函数实现;
(3)校验机器码,检验内核是否支持该机器;若不支持,则停止启动内核。调用__lookup_machine_type函数实现;
(4)检查uboot向内核传参ATAGS格式是否正确,调用__vet_atars函数实现;
(5)建立虚拟地址映射页表。此处建立的页表为粗页表,在内核启动前期使用。Linux对内存管理有更精细的要求,随后会重新建立更精细的页表。调用__create_page_tables函数实现。
(6)跳转执行__switch_data函数,其中调用__mmap_switched完成最后的准备工作。
1)复制数据段、清除bss段,目的是构建C语言运行环境;
2)保存处理器ID号、机器码、uboot向内核传参地址;
3)b start_kernel跳转至内核初始化阶段。

              __switch_data:
              .long__mmap_switched
              ..........................................................
              __mmap_switched:
              adrr3, __switch_data + 4

              ldmiar3!, {r4, r5, r6, r7}
              cmpr4, r5@ Copy data segment if needed
              1:cmpner5, r6
              ldrnefp, [r4], #4
              strnefp, [r5], #4
              bne1b

              movfp, #0@ Clear BSS (and zero fp)
              1:cmpr6, r7
              strccfp, [r6],#4
              bcc1b

              ARM(ldmiar3, {r4, r5, r6, r7, sp})
              THUMB(ldmiar3, {r4, r5, r6, r7})
              THUMB(ldrsp, [r3, #16])
              strr9, [r4]@ Save processor ID
              strr1, [r5]@ Save machine type
              strr2, [r6]@ Save atags pointer
              bicr4, r0, #CR_A@ Clear 'A' bit
              stmiar7, {r0, r4}@ Save control register values
              bstart_kernel
              ENDPROC(__mmap_switched)
              

3. Linux内核初始化阶段
此阶段从start_kernel函数开始。start_kernel函数是所有Linux平台进入系统内核初始化的入口函数。
它的主要工作是完成剩余与硬件平台相关的初始化工作,在进行一系列与内核相关的初始化之后,调用第一个用户进程init并等待其执行。至此,整个内核启动完成。
3.1 start_kernel函数的主要工作
start_kernel函数主要完成内核相关的初始化工作。具体包括以下部分:
(1)内核架构 、通用配置相关初始化
(2) 内存管理相关初始化
(3)进程管理相关初始化
(4)进程调度相关初始化
(5)网络子系统管理
(6)虚拟文件系统
(7)文件系统
start_kernel函数详解。
3.2 start_kernel函数流中的关键函数
(1)setup_arch(&command_line)函数
内核架构相关的初始化函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初始化步骤。其中,包含了处理器相关参数的初始化、内核启动参数(tagged list)的获取和前期处理、内存子系统的早期初始化。
command_line实质是uboot向内核传递的命令行启动参数,即uboot中环境变量bootargs的值。若uboot中bootargs的值为空,command_line = default_command_line,即为内核中的默认命令行参数,其值在.config文件中配置,对应CONFIG_CMDLINE配置项。
(2)setup_command_line、parse_early_param以及parse_args函数
这些函数都是在完成命令行参数的解析、保存。譬如,cmdline = console=ttySAC2,115200 root=/dev/mmcblk0p2 rw init=/linuxrc rootfstype=ext3;解析为一下四个参数:
console=ttySAC2,115200 //指定控制台的串口设备号,及其波特率
root=/dev/mmcblk0p2 rw //指定根文件系统rootfs的路径
init=/linuxrc //指定第一个用户进程init的路径
rootfstype=ext3 //指定根文件系统rootfs的类型
(3)sched_init函数
初始化进程调度器,创建运行队列,设置当前任务的空线程。
(4)rest_init函数
rest_init函数的主要工作如下:
1)调用kernel_thread函数启动了2个内核线程,分别是:kernel_init和kthreadd。
kernel_init线程中调用prepare_namespace函数挂载根文件系统rootfs;然后调用init_post函数,执行根文件系统rootfs下的第一个用户进程init。
用户进程有4个备选方案,若command_line中init的路径错误,则会执行备用方案。第一备用:/sbin/init,第二备用:/etc/init,第三备用:/bin/init,第四备用:/bin/sh。
2)调用schedule函数开启内核调度系统;
3)调用cpu_idle函数,启动空闲进程idle,完成内核启动。

100次点赞 100次阅读